對于迷你主機有很多玩法和使用場景,比如看到雙網(wǎng)口的下一秒——「軟路由」,利用 PVE 打造 All In Boom(大誤,All In One) 等。不過這類使用方法/玩法,對用戶有一定的技術門檻(折騰)。
同時入門級主機的性能其實也并不算很弱,基本已經(jīng)可以滿足日常辦公軟件,驅(qū)動4K顯示器、播放4K視頻也基本無壓力。當然足夠性能保證的前提下,拓展迷你主機功能還是有意義的,掛一些諸如 Altstore、Epic 自動領取、JD 自動簽到還是很方便的。這次就簡單分享下,在 Windows 上安裝和部署 Docker。(本文面向初學者,會盡量避免復雜難懂的部分,可能存在很多地方不夠嚴謹?shù)膯栴},如有不當之處請在評論區(qū)指正)
▼零刻 EQ59 Pro,雙網(wǎng)口,來我們一起喊出那個名字——「軟路由」

考慮到性能需求并不是很高,使用的機器是千元左右價位的零刻 EQ59 Pro,CPU 是新一代的 Jasper Lake N5105。Intel 10nm工藝 4核心4線程,基準頻率2.0Ghz、脈沖頻率2.9Hz,搭配 DDR4內(nèi)存(最大支持 16GB 雙通道 DDR4)。TDP 部分僅為 10W 非常節(jié)能,有些軟路由專用機還采用無風扇設計,不過為了充分釋放性能還是建議選擇主動散熱。
▼常見四核心 CPU CPU-Z 多核跑分對比,N5105 應該是目前入門級市場性能相對比較強的產(chǎn)品了

Windows 下 Docker 安裝
Docker 相信很多人即使不熟悉,但在站內(nèi)成百上千這類文章的狂轟亂炸下,至少應該都是聽說過的。作為開源的應用容器引擎,有豐富的針對個人用戶的應用:
- 下載/網(wǎng)盤掛載:Transmission,Aria2,alist(xhofe/alist)
- 智能家居:homeassitant
- 影音服務器:EMBY,Jellfin,PLEX
- 筆記/知識管理類軟件
- 電子書/漫畫:TaleBook,BookBrowser,lanraragi
- 內(nèi)網(wǎng)測速/DDNS:LibreSpeedTest,AliyunDDNS
- 各種簽到插件:xx簽到,xx游戲自動領

當然大部分Docker文章,都是基于 NAS 的,更多的是介紹具體 Docker 的應用。這里簡單介紹一下,如何在 Windows 上安裝 Dokcer。一般來說有兩種方法:
- WSL2 直接安裝 Docker Desktop
- WSL2 安裝 Ubuntu 等 Linux,在 Linux 下安裝 Docker
Linux 安裝 Docker,其實已經(jīng)有很多介紹的文章,因為兩種方式都需要開啟 WSL(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),這里就順便介紹下如何安裝 Ubuntu。首先在控制面板內(nèi),選擇「程序和功能」。

然后選擇「啟用或關閉 Windows 功能」

勾選「適用于 Linux 的 Windows 子系統(tǒng)」,然后點擊確定后,計算機會提示需要重啟。


很多教程會寫“重啟后,在 Microsoft Store 獲取 Ubuntu”即可,但是實際上由于微軟產(chǎn)品慣例挖坑的習慣,這里安裝后大概率是無法正常啟動的。

這里我們需要先去微軟官網(wǎng),下載「適用于 x64 計算機的 WSL2 Linux 內(nèi)核更新包」,安裝完成后在 PowerShell 內(nèi)將 WSL2 設定為默認版本。
wsl –set-default-version 2

安裝和設置完 WSL2 后,再安裝 Ubuntu,就可以正常運行了。后續(xù)如果要在 Ubuntu 內(nèi)安裝 Docker,基本就參考對應的文章即可。


接下來安裝從 Docker 官網(wǎng)下載的「Docker Desktop」,選項上注意勾選「Use WSL 2 instead of Hyper-V(recommended」,這樣 Docker Desktop 就會運行在 WSL 2上。

安裝完成后,等待 Docker Starting 一段時間,當你看到出現(xiàn)下圖 Run a Sample Container 的時候安裝就算完成了。


具體的鏡像文件,可以通過網(wǎng)頁端 Docker Hub 直接拉取,或是網(wǎng)頁搜索后復制 Docker Pull Command 在 PowerShell 內(nèi)運行。

比如我安裝了一個 LibreSpeedTest,運行鏡像后再網(wǎng)頁輸入 WSL2 的 IP 地址+端口號即可進行訪問。(WSL 的 IP 地址也可以在 PowerShell 內(nèi)通過 ipconfig 命令查詢)

▼運行在 docker 內(nèi)的 LibreSpeedTest

當然有的用戶可能也想限制 Docker 占用的內(nèi)存,由于 Docker Desktop 運行在 WSL 下,所以我們只能通過限制 WSL 來間接進行限制。方法如下:
- Win+ R 鍵,輸入 %UserProfile% 回車,進入用戶文件夾
- 新建文件.wslconfig
- 使用寫字板打開并編輯該文件,內(nèi)容如下
[wsl2]
memory=XGB
processors=N
swap=0
localhostForwarding=ture
對應關系如下:
- memory=XGB,表示限制WSL最大使用內(nèi)存XGB
- processors=N,N=提供給WSL的CPU核心數(shù)量
- swap=0,表示不設置swap,也可以根據(jù)需要設定XGB(swap=XGB)
保存該文件后,在 PowerShell 內(nèi)運行 “wsl –shutdown”,WSL 會關閉,重新打開后剛才的設置生效。
N5105 簡單體驗
對于入門級的機器來說,日常網(wǎng)頁瀏覽、視頻播放、辦公軟件,應該是相對比較高頻的應用。使用 DXVA Checker,可以看到 Intel N5105 的 UHD 核顯,可以支持包括H264、HEVC 在內(nèi)的常見視頻解碼。

視頻解碼部分,H265格式+10bit+HDR 的4K藍光視頻(復仇者聯(lián)盟終局之戰(zhàn)、鋼鐵俠1)都可以完美播放,CPU、GPU占用率也保持在比較低的水平,只要不是挑戰(zhàn)超出日常使用的規(guī)格,N5105的軟硬件解碼應該都是可以應付的。


噪音部分也是迷你主機或是軟路由比較需要注意的,實測 EQ59 Pro 靜音方面表現(xiàn)不錯。在正常環(huán)境下基本聽不到風扇的噪音,靠近機身位置測試39.8分貝的噪音其實和環(huán)境噪音相當。CPU+GPU 雙烤條件下,機身的噪音也沒有明顯的變化,依舊和環(huán)境底噪相當。
▼正常工作狀態(tài)

▼CPU+GPU 雙烤,依舊基本聽不到風扇的噪音

結(jié)語
對于 N5105 這種類型的 CPU,雖然 TDP 是非常環(huán)保的 10W,但是其實性能方面只作為軟路由是有些浪費的。很多大佬都會采用 PVE,在軟路由的基礎之上,擴展 Docker、甚至虛擬 Windows 等方式來提高機器的利用率。不過對于新手而言,PVE 上實現(xiàn) OP 軟路由 + Ubuntu 掛 Docker + Windows 遠程連接 / AltStore / TMM 刮削還是有一定難度的。對于新手,其實也可以考慮基于 Windows 平臺,完成類似功能的搭建(練手),熟悉 Docker 功能后轉(zhuǎn)戰(zhàn)其他平臺也會更加得心應手。
好了,本篇文章到此結(jié)束,感謝大家的觀看。歡迎大家點贊、收藏并在評論區(qū)留言,我是 KC,我們下篇文章再見~

版權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互聯(lián)網(wǎng)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(nèi)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2705686032@qq.com 舉報,一經(jīng)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原文轉(zhuǎn)載: 原文出處: